当前位置:三门峡市信访局 >动态要闻 >县区动态

湖滨区:交口乡走出特色脱贫路

发布日期: 2020-12-28 08:44
来源: 三门峡市信访局

 湖滨区交口乡素有三门峡市“东大门”之称,全乡共有3个省级贫困村,建档立卡贫困人口446户1445人,经过5年来的集中攻坚、精准帮扶,所有建档立卡贫困户高位脱贫,该乡高质量完成减贫任务。党建引领、产业带动、智志双扶,“东大门”打开了通往小康的幸福门。

  党建引领,村集体经济大发展

  交口乡富村相传是玉皇大帝故里,这里坡高塬多,十年九旱,村民长久以来靠天吃饭。

  怎么办?只能干。定思路、想办法、发展产业,改变现状,让富村真正富起来。

  富村党总支书记邓建刚在村民犹豫观望的时候,带头承包土地,发展产业。2014年,他流转闲置土地,发展约300亩扁桃林,成立三门峡市富刚扁桃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。两年后,扁桃园总种植规模达到800余亩,年收入80余万元。2017年,该村拓展产业链,发展林下生态养殖、休闲采摘,林下散养土鸡近1000只,年售鸡蛋1.8万余斤,收入18万余元,该合作社已被认定为带贫企业,并作为全乡新型农民合作社培育。2019年、2020年,该合作社连续两年承办中国巴旦木产业高峰论坛,成功举办四届扁桃采摘节,合作社建立起党支部,吸纳20户贫困户入股分红,15名贫困群众长期务工,为贫困户增收、村集体经济增长奠定基础。

  扁桃经营经验进一步推广,产业发展进一步带动。2019年12月,河南巴旦木生态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结对帮扶,在马家店村新栽种扁桃树1500亩,公司给予专业技术指导,预计年创收200余万元,带动贫困户人均年收入3万余元,努力实现“市场+品牌+企业+基地+科研+农户”的绿色产业扶贫之路。

  靶向精准,“一乡一业”布格局

  交口乡依托三门峡“菜篮子”工程,规模化、连片化、标准化、市场化发展蔬菜大棚种植,努力打造千亩连片一体化日光温室大棚种植基地。

  该乡在富村原有蔬菜大棚基础上,进一步外出考察,学习山东寿光蔬菜种植先进经验,投资扶贫专项资金916万元,新建43座高标准日光温室大棚,种植西红柿、黄瓜、西葫芦、豆角等反季节蔬菜。目前,富村共有蔬菜大棚220多个,规模达到1000余亩,日均生产蔬菜5000斤,蔬菜主要供应市区各大超市以及山西运城等周边市场。

  蔬菜大棚种植成为交口乡支柱带贫项目。交口乡富村贫困户邓增元承包4个大棚,种植西红柿、西葫芦、黄瓜等反季节蔬菜,年收益10万余元,依靠蔬菜种植脱贫。目前,蔬菜大棚种植已经带动440人增收脱贫,年增加村集体收入不低于40万元,并带动80余名贫困户通过承包经营、就近务工、土地流转等方式增加收入,村内困难群众获得临时救助。

  智志双扶,脱贫动力增后劲

  “老师讲的知识很实用,像我们这种缺技术、又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,学一门技术靠自己的双手挣钱,是一个很不错的致富门路。”日前,南梁村贫困户赵玉洁参加了技能培训。像赵玉洁这样有劳动能力,愿意学技术,愿意靠劳动改变生活的贫困户越来越多。

  要富口袋,先富脑袋。脱贫帮扶中,交口乡着力提升贫困户一技之长。通过技能培训,全乡300余户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通过经络推拿、保育员、电焊工技能培训课程获得一技之长;依托辖区内优势企业,开发86个益贫岗位和5个公益岗位,向贫困户提供了便捷的就业机会和增收途径,全乡1048名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全部就业;通过资金奖补,贫困户就业积极性高涨,189名贫困人口获得16.41万元自主创业(就业)奖补,77户贫困户获得5.52万元产业奖补。

  通过贫困户现身说教、政策宣讲和技术培训、红黑榜道德模范评选措施,引导贫困户树立“脱贫光荣”意识,自力更生走上致富之路。

  “智志双扶”活动开展以来,交口乡的贫困户积极性越来越高,由从前的不想干、不愿学转变成现在的主动干、积极学,收入越来越多,生活越来越好,贫困户的满足感、获得感、幸福感也与日俱增。

  创新模式,孝善敬老树新风

  “我就盼着今天的饺子宴呢,我们这些老年人能坐在一起吃热气腾腾的饺子,说说话,心里甭提有多高兴。”2019年12月10日,在交口乡马家店村孝善基金发放现场,86岁的老人郭巷师吃着热气腾腾的饺子笑得合不拢嘴。

  交口乡将孝老养老的传统美德和扶贫工作有机结合,以“子女尽孝、家庭为主、村民自治、政府引导、社会善助”为原则,2019年率先在全区设立孝老爱亲理事会,筹集发放孝老爱亲基金,定期举办孝善活动,与子女签订《赡养老人协议书》,督促子女履行养老义务,倡导社会行善积德献爱心,鼓励各类主体参与养老扶贫事业,形成敬老、爱老、扶老、养老的良好风尚,让农村老年人老有所养、老有所依、安度晚年。

  截至目前,12个村举办“孝老敬亲”活动156次,行政村已累计为639户835位老人发放孝善基金91.1万元。

  5年来,交口乡将脱贫攻坚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和最大的民生工程,大力推进“党建引领、产业带动、志智双扶”,通过狠抓产业发展和就业带动,激活增收“源头水”;推进各类民生工程均衡发展,筑牢民生“保障线”;持续激发脱贫主体内生动能,激发群众“内动力”等措施,走出了一条具有交口特色的脱贫路、幸福路。